原生态的家庭使他萌生做律师的想法,读研期间进入律所实习,开始接触法律业务,毕业后进入银行,成为法律保全部负责人,在金融机构走了一圈,最终回归律所,组建自己的金融法律服务团队。
这就是李杨律师的故事,很短,没有“惊心动魄”的经历,没有“远大前程”的梦想,简单且真实。
就像他说的,哪有什么布局,无非是始终忠于兴趣和爱好,才会做出一个个通向梦想的选择。
《智善访谈》第一百四十一期嘉宾,陕西海普睿诚律师事务所——李杨律师。
1 做律师或许和克林顿有关
智善:为什么选择做律师?
李杨律师:做律师的想法萌生于高考前,至于为什么,用我爱人的观点说,长大后所有解释不了的爱好和偏执往往都源自原生家庭。想想也是,我父亲是山东的人民警察,严谨且有点保守,爷爷曾经也是警察后来身体患病到了司法局工作。在我小时候他们会和我讲如何侦破案件,比如燕子李三到底是怎么作案的,又是如何被侦破的等等,所以小时候就对法律有了点懵懂的认识。
至于高考填报志愿笃定的选择法律专业,坚定未来做律师,我想想这里的原因可能有点可笑。那时候可能唯一知道的律师就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记得中学时克林顿因为在莱温斯基事件中作伪证,被暂停了律师执业资格。当时那个事件对我还是比较震撼的,一个国家的总统向检察官妥协并接受惩罚。我领略到了律师的“狡猾”,也隐隐约约又感受到法律的强大。十年以后,我读了林达写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算是对上学时疑惑做了解答。
2 经济学启蒙老师“郭冬临”
智善:为什么会专注做金融律师?
李杨律师:这和身边的老师有关,我还记得大学开学后第一门专业课竟然不是法律课程,而是政治经济学,我的老师长得有点像郭冬临并且风趣幽默讲得深入浅出,老师讲得每一个经济学家的理论都令人印象深刻。“郭老师”的启蒙引导我选修了经济相关专业。其中印象最深的课程是货币银行学,正儿八经的知识没记下来,山西票号的故事记得倒是挺深刻的。
读研期间,稍微学了点金融知识,就试着炒黄金白银,不出意外的赔掉了生活费和学费,一筹莫展的时候想起自己的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于是决定到律所实习,一是提前感受律师工作二是把学费挣回来。选择律所的时候跑遍了整个西安城,认真的选择了陕西睿诚律师事务所(后合并为陕西海普睿诚律师事务所)。
实习期间跟随老师负责国开行和进出口行分行的非诉业务,这是我最初接触金融业务,没日没夜的钻研学习,最终和客户签订了以小时结算报酬的服务合同,作为实习律师在2010年的小时薪酬是1500元。但是我想指引我前行的一定不是金钱,而是兴趣(笑)。
3 不懂业务,难成专长
智善:为什么会选择到金融机构做法务?
李杨律师:上学期间在律所实习的时间很快就过完了,快毕业时一家银行给我打电话让我去面试下银行法务,面试半小时后领导问我第二天可否来工作,我很干脆的说没问题,然后去了西装店买个件毫无灵魂的白衬衣和藏蓝色西裤,这个色系伴随我至今,挺无奈。
银行的工作新鲜且晦涩,我的笔记本的一面记录着工作计划和领导交办事项,背面则记录着不懂的业务术语,每日这样积累着,大概过了漫长的一年四个月,我被提升为法律保全部(仅仅是个二级部门)的负责人,差不多像我这样没有背景的应届生应该是整个分行最快的一个人了。原因其实也很简单,这个部门每年超过2000份的法律审查和优异的清收保全业绩,满分的KPI,而成员当时只有一名。加上兼职放款审查、兼职贷后检查、列席信审会议等,也算是全分行的加班标兵了。银行的业务基本熟悉后,转战到信托,从法律合规、资产管理保全、业务承揽承做都来了一遍。
如果说银行锻炼的是高效的工作方法,信托就是训练脑洞了。但是不同的金融机构都具有的共同点,那就是工作总是和风险相伴。这些年处理案件中有三次被不同的借款人威胁,另外网红暴雷项目碰到了近十个,从中认识到了机遇和风险的伴生关系,增强了风险敬畏意识,学到的是风险驾驭的能力。
4 取经之后,回归律所
智善:金融机构的工作相对于律师来说会更加稳定和轻松吧,为什么最终选择回归到律所做律师呢?
李杨律师:在大的金融机构平台中确实有心理上的安全感,但是法律人的主战场一定是在司法领域的,脱离主战场的战士总会心有不甘的。就像刚才说的,成为最优秀的金融律师是我的理想,何时回到主战场只是时机是否成熟的问题。
5 组建金融团队
智善:能简单介绍下你的金融的团队吗?以及平时会怎么样管理团队?
李杨律师:从金融机构取经后回到律所,大概三个月左右时间就聚集了几个银行、信托、证券出身的律师组成了小团队,我给小伙伴提的要求是“精法律、懂业务、善沟通、高效率”。我们根据行业进行划分,银行、信托、证券、融资租赁等行业均有专人负责。各负责人整理了行业全套规定、经典案例、标准文本并且实时更新最新法律法规和监管动态,每年制作最新法律和监管报告,进行了大量的行业前沿研究。由于我的伙伴都有比较丰富的金融工作经验,加之大家在创业阶段的艰苦付出,所以在参与金融机构选聘律所的投标和面试中常常可以脱颖而出,短短时间就积累了还不错的客户资源,小团队在当地也算有些小名气。律所的其他同事知道我从律所到金融机构再到律师经历后说我爱布局。“唉,又不是下围棋哪来的那么多布局,无非是始终忠于兴趣和爱好,才会做出一个个通向梦想的选择”。
6 分享给年轻律师
智善:执业近十年,对想从事金融领域的年轻律师有哪些建议呢?
李杨律师:十年前,如果想做专业领域的律师,最好是去机构工作一段时间,比如金融机构、地产公司等。但是近些年国内律所专业化分工或者行业化分工已经比较精细了,在某个领域比较专业的团队已经完全可以给年轻律师提供充分的知识和业务锻炼的条件了。
我的建议是年轻的律师应该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提升专业高度,加大研究深度,充分接触实操,使自己在某个领域成为在团队和律所中不可替代的人选。不要在低门槛的业务领域和别人低价竞争,而是开始执业时尽量选择高门槛的领域,努力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和对标准有影响的人。
END
责 编|曹 迪
终 审|伟 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