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盈科上海刑事部刑动派团队,有这样一位律师:年过半百参加司法考试成为律师;年届七十仍为了当事人的自由在公检法三地间来回奔波;虽然年逾古稀,但是仍然笔耕不辍,出版了数十万字的人生自传。这位为了内心的法律信仰而始终不懈奋斗,把人生活成了自己理想中样子的律师,就是韩国权律师。
为什么50岁时才去参加司法考试成为一名律师?前半生的人生旅途中都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传奇经历?做律师后又有哪些难忘的办案经历?本期刑动派人物访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韩国权律师的讲述。
只要心中有梦 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说起来,韩国权算不上是转行做律师,因为在做专职律师之前,他已经从事了将近20年的法律相关工作。韩国权告诉我们,早自1984年开始,自己就在上海公安学院担任刑事侦查学老师,从事包括刑事案件侦查和预审的教学工作了。在教学期间,他不仅潜心于公安理论研究,先后出版、发表过《实用讯问语言》、《关于根治刑讯逼供的法治思考》等专著、论文,还以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黄浦分局预审科、上海市公安局预审处专职预审员的身份,亲身参与过刑事案件的办理。“可以说,法律思维已经像DNA一样深深融入了我的血脉中。”
照理说,教师是一份非常稳定的职业,为什么后来韩国权会离开教学岗位,选择成为一名律师呢?韩国权表示,其实做律师是自己从小的梦想。生于50后的韩国权,读过书、下过乡、拿过笔、扛过枪、教过学,当过警察,但是无论人生如何跌宕起伏,根植于他心底的那个律师梦从来都没有褪色过。韩国权表示,自己年少时就很喜欢胡乔木说的一段话。“胡乔木曾经比喻我国刑事辩护律师是‘戴着荆棘的王冠’,处在‘神圣之门,又是地狱之门’。”韩国权觉得,刑事律师这种即便头戴着遍布荆棘的王冠,依然为了维护公平和正义,而在法庭上为着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唇枪舌战、慷慨陈词的顽强斗志和崇高精神品格,深深吸引着自己,加上自己生性意志顽强、喜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因此自己从小就梦想能成为一名刑事辩护律师。
“但是在我的前半生中,命运一直没有给我成为一名刑事辩护律师的机会。”韩国权回忆道,十年动乱期间就不用提了,社会基本处于停摆状态,更不用说实现个人的梦想;拨乱反正后,虽然中国的律师制度逐渐恢复,但是面向全社会的律师职业资格考试却是直到1988年才开放的,那时自己已经在公安学院任教,心想着不如既来之则安之,先静下心来在校园做几年理论沉淀,于是又一次与刑辩律师擦肩而过。直到2002年,命运又给予了韩国权一个契机。那一年,上海公安学院转制为上海市公安局的培训中心,不再对外招收学生。那一刻,韩国权隐约觉得,条件已经成熟了,于是便提前办理了退休,参加并通过了司法考试,成为了一名专职刑事律师。这一年,韩国权50岁。中国有句古话叫“五十知天命”,在知天命的年纪实现自己从小的梦想,或许也是韩国权对自我内心的坚定追随吧。
当然,也有不少人觉得,不管之前有过多少年的法律相关工作经验,在年过半百时再开始做律师,毕竟是一种从零开始,是一种不知好歹的折腾。但是在韩国权看来,只要心中有梦,前方有光,积极进取,那么无论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良心、智慧、担当 一位50后律师的法律信仰
正所谓“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虽然开始律师职业生涯时已经进入人生的后半程,但是韩国权的人生依然因为这一段崭新的经历而熠熠生辉。
可能是因为之前做过刑事侦查学教师(特别是以专兼职预审员身份办理过刑事案件),使得韩国权对刑事辩护的前端工序比较了解,特别是对于案件刑事侦查的各个环节了如指掌,这让他在从事律师工作后,能够知己知彼地制定刑事辩护策略,取得当事人所期望的辩护结果。
也可能是因为之前有过专司公安法治、诉讼法学和刑事证据实务研究的实际经历,这让韩国权储备了丰富的刑事案件侦查办案理论和经验,让他能够有效发现刑事案件侦查办案(落实到一个个具体案件上)在程序上和实体上的各种问题,脚踏实地选择最合适的刑事辩护对策,取得当事人所期望的辩护结果。
担任专职律师15年来,韩国权办理的各类刑事、行政以及民事案件累计达数百件。其中,取得无罪、不批准逮捕、不起诉、免于刑事处罚、缓刑、“实报实销”(即羁押多少时间就判决多少时间)以及重罪轻判辩护结果的刑事案件占比90%以上,取得当事人预期辩护结果的民事案件占比80%以上。在取得良好辩护结果的同时,韩国权也从来没有发生过因为律师执业违规违法(因为违反刑诉法或者民诉法的规定)而受到处罚的事件。很多当事人和家属,都敬佩地将韩国权称为“公平的天使、正义的卫士、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守护神”。
韩国权觉得,既然选择了律师这份神圣的职业,就应当在遵循正确的信仰和价值观的前提下开展工作。什么才是一名刑事辩护律师应当坚守的职业信仰?在韩国权看来,概括起来只有六个字:良心、智慧、担当。良心是根基,只有尊重客观事实和法律,无畏无惧、铁肩担道义的辩护律师,才能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真正实现公平和正义;智慧是方法,只有善于合理合法制定辩护策略的律师,才能智者无惑,获得良好的辩护结果;担当是品格,只有尽心尽责、勇于担当,才值得当事人托付生命和自由,才能做到无愧于天地人心。“唯有有良心、有智慧、有担当的辩护律师,才能让一个个案件‘不批捕’、‘不起诉’、‘免于刑事处罚’、‘重罪轻判’。”韩国权如是说。
很多人觉得,律师为罪犯辩护,是不是有违公平和正义。对此,韩国权认为,即便是罪犯,也是值得尊重的个体生命,也有获得辩护权的权利。正如美国著名辩护律师德肖微茨在《最好的辩护》一书中所写的:“只要我决定受理这个案子,摆在面前的就只有一个日程——打赢这场官司。我将全力以赴, 用一切合理合法的手段把委托人解救出来, 不管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即使我了解到有一天我为之辩护的委托人可能会再次出去杀人,我也不打算对帮助这些谋杀犯开脱罪责表示歉意,或感到内疚,因为这类事从来没有发生过,我不敢说真发生了那样的事我会作何感想。我知道我会为受害者感到难过,但我希望我不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后悔,就像一个医生治好一个病人,这个人后来杀了一个无辜的人是一个道理。”韩国权认为,为罪犯做辩护,是法律赋予法律人的责任和义务。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维护其合法权益是辩护律师的天职和使命;在法律框架内依法合规地开展辩护工作,是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途径。因此,为罪犯辩护与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之间并不矛盾。
回首自己15年的专职律师从业道路,韩国权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当初的选择。“刑辩律师这个职业,让我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在无数个真实鲜活的案例中,我也真正理解了胡乔木所说的‘我国律师是戴着荆棘的王冠,处在神圣之门,又是地狱之门’这句话中的深意。”
愿执宝剑护正义 雏凤清于老凤声
正是因为在法律这片土地上,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理想、找到了人生价值、获得了更丰盈的人生,因此在韩国权的生命中,刑事辩护已经成为了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律师梦时,我的人生已经过半,因此律师这份职业对我来说显得尤为值得珍惜。我立志将刑事辩护作为自己毕生追求和奉献的事业,我愿执刑辩之剑,竭力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我也希望能够带动更多有志于刑辩的年轻法律人,一起加入到这项有意义有价值的事业中来。”
正是源于心中这份对刑事辩护永远无法熄灭的热情和激情,韩国权在年届70之际,又做出了一个令周围亲朋好友感到惊讶的选择:加入盈科上海刑事部刑动派团队,在继续为刑案当事人的权益辛勤奔走的同时,培养一批优秀的刑辩事业“接班人”。
▲韩国权律师《70年沧桑人生路》新书发布会
70岁,对于一般人来说,本应是一个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年纪。但是对于身为刑事辩护律师的韩国权而言,却是一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依然充满了雄心壮志的年纪。韩国权觉得,工作中还有很多事情等着自己去做,因为虽然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总体来看,其中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可谓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中国法治建设的参与者,律师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方面还大有可为。
“我希望能为中国的法治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但是我不希望单打独斗,而是希望可以和团队伙伴一起来为这项有意义的事业奋斗。”韩国权表示,之所以加入刑动派团队,一方面是因为团队秉持的“专业 担当 温度”的核心价值观与自己的执业理念、追求目标比较契合,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刑动派团队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朝气和活力感染了自己。此外,刑动派团队所在的盈科上海刑事部,在上海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其所坚守的“精益求精、以客户需求为己任”的法律服务理念,也得到了广大客户的肯定和认可,这些都坚定了自己加入部门和团队的决心。
在盈科上海刑事部以及刑动派团队,大家都亲切地称呼韩国权为“韩老师”,这不仅是因为他古道热肠,总是热心地运用自己丰富的法律专业知识储备以及独特的刑辩思维,为部门和团队青年律师解答在疑难案件上的困惑,更是因为他乐于依托自己丰富的人生和职业经验,为青年律师提供职业发展规划方面的建议。
律师行业发展到今天,从业人数已经超过了57万,很多青年律师面对激烈的竞争感到茫然无措。对此,韩国权觉得,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相比我们那个时代,现在的法治环境和律师从业环境要完善了很多,青年律师应当好好把握这种难得的机遇。”韩国权觉得,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自身实力不够,那么无论外部行业环境如何、竞争激不激烈,都不可能脱颖而出,有所成就。
《周易》有云:潜龙勿用。韩国权建议,对于处于事业起步阶段的青年律师而言,首要任务是耐住寂寞、勤学苦练、强大内功,不断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锤炼独特的刑辩思维,而后再静待鲲鹏展翅的时机,一飞冲天。在韩国权看来,每一个刑事案件,产生的背景不同,所涉及的事实不同,被告人的身份不同,刑辩律师在不同的诉讼阶段遇到的办案人员也不相同。因此,青年刑辩律师不仅要不断丰富社会阅历,还要除了法律知识外,增强自身在心理学、犯罪学、信息学、社会学、逻辑学、语言学、传播学以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在纷繁芜杂的线索中发现案件真相、找到辩护突破口,形成独特的辩护思维,取得良好的辩护结果。
“总之,青年律师要想在刑辩领域里有所作为,既要信仰法律、敬畏规则,也不应该妄自菲薄,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干出一番事业。希望在未来我国的刑事辩护事业中,能够雏凤清于老凤声,诞生更多值得当事人托付生命和自由的正义斗士。”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对于法律、对于正义的坚定信仰,让韩国权的平凡人生散发出夺目的光芒。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对于刑辩事业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奋斗,让我们有理由对他未来的人生充满更多的期待。
本期人物:韩国权律师
上海知名律师、中国律师协会会员、中国法学会个人会员。曾获2010年度、2013年度“中国百强大律师”荣誉。现为盈科上海刑事部“刑动派”团队合伙人。
韩国权律师从事法律工作已经近40年。自1984年起,在上海公安学院任教,担任上海公安理论研究所专职研究员,专司诉讼法学和证据实务研究,著有《实用讯问语言》一书。他还曾先后发表《关于根治刑讯逼供的法治思考》等论文近50篇,其中有10多篇论文分别在全国、区域或省部级理论研讨会和《华东律师论坛》上获奖。至今已经累计出版和发表的专著、论文等合计将近60万字,在业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韩国权律师特别擅长对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争取取保候审、不起诉、免予刑事处罚和缓刑等。曾经办理了大量“不批准逮捕”无罪案件、“不起诉”案件、“免予刑事处罚”案件、“缓刑”案件、“实报实销”案件(即羁押多少时间就判决多少时间)和“重罪轻判”案件。被当事人在所赠锦旗中誉为“真理的化身、正义的卫士”。
主要执业领域:刑事辩护和刑事风险隔离墙建立。
关于“刑动派”律师团队
盈科上海刑事部是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的专业部门之一。部门业务领域遍及全国,主要针对金融犯罪、涉税/走私犯罪、野生动物犯罪、涉外犯罪、知识产权犯罪、涉互联网犯罪以及企业刑事合规等领域提供专业服务。秉承专业化、精细化辩护理念,部门不断发展壮大,现有成员近5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博士3人,硕士14人,司法工作、高校背景等5人,建成了一批知识层次高、法学理论功底扎实、刑辩经验丰富、资历深厚的精英律师团队。
部门职务列举——
部门主任:康烨
部门专家顾问:韩国权、钱沛鑫、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