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泉州市法律援助中心以提升案件质量为抓手,采取六项措施,切实强化案件质量监管,提高法律援助服务水平,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扩大办案队伍。我市经过筛选审核,建立了由446名执业满3年的律师组成的法律援助志愿律师库,为法律援助工作提供了专业人才保障。此外,为提高志愿律师和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市中心先后4次组织志愿律师和法律援助律师参加扫黑除恶案件辩护代理业务、少年司法实务中的律师刑辩与律师业务拓展等培训班。
完善指派制度。实行“轮派制”和“点援制”相结合的指派方式,确保指派及时有序,提升受援人满意度。我中心对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指派具有3年以上刑事辩护执业经历的律师担任辩护人,对未成年人案件指派熟悉未成年人心理、生理特点的律师担任辩护人。
跟踪办案流程。利用泉州市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全程跟踪,对律师办案全流程进行监管,完善系统自动考评机制,督促承办人员及时依法规范提供法律援助。
落实旁听回访。明确旁听案件比例,通过旁听案件审理,直接监督律师办案情况。与此同时,通过电话、上门回访,了解律师办案情况、受援人的评价,坚决杜绝和严肃查处懈怠办案、索取财物等违法违规现象。今年来,旁听33件,上门回访10人,电话回访44人。
检查卷宗质量。安排人员积极督促案件归档,严格按照要求一一审查卷宗内容,确保在归档环节实现一次质量检查,并且每年组织一次全市法律援助工作质量检查,通过审查案卷对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情况进行监督。10月下旬,市中心通过抽调县(市、区)中心业务骨干开展2017年法律援助工作互检,并下发通报,督促整改提高。此外,市中心今年报送了数百个服务对象及连号案件卷宗接受绩效管理部门监督及司法部、省厅质量同行评估。
建立奖励机制。通过开展“十佳” 案件评选表彰等活动,积极宣传示范典型,调动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积极性。今年,我中心向司法行政案例库报送了法律援助案例10篇,并发文征集,评选表彰了2018 年度全市十佳法律援助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