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规划:到2025年,县级以上全部设立法律援助机构

-->

新京报讯(记者 胡闲鹤)1月25日,司法部发布《全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以下称“规划”)。规划提出,推动律师援助法实施,建立健全法律援助机构,到2025年县级以上全部设立法律援助机构。

2018年起,法律援助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范畴。去年以来,在广西、四川、云南等多个省份出台的“十四五”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中,均提出了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具体目标。

司法部规划:到2025年,县级以上全部设立法律援助机构

西安市碑林区,法律援助中心青年律师现场就赡养、遗产分割、投资理财、电信诈骗和非法集资等问题,为老年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心理辅导。图/IC photo

推动法律援助法实施,县级以上全部设立法律援助机构

据司法部发布的数据,“十三五”期间,全国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40万件。在司法部此次发布的全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中,“法律援助”这一关键词总共出现了47次。

2018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把法律援助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范畴,作为基本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司法部此次在规划中提出,推动法律援助法实施。具体来说,建立健全法律援助机构,实现县级以上法律援助机构全覆盖,配齐配强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有效履行国家责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强化质量监管,完善配套制度,完善法律援助服务标准体系,建立健全评价指标体系。

2021年8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该法律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

法律援助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设立法律援助机构,法律援助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法律援助工作,受理、审查法律援助申请,指派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志愿者等法律援助人员提供法律援助,支付法律援助补贴。

2021年12月,司法部有关负责人就贯彻实施法律援助法答记者问时表示,各地要以法律援助法为依据,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没有设立的,要尽快依法规范设立。同时充实人员力量,选齐配强法律援助机构专门力量。

为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规划提出了一项“法律援助提升工程”:扩大覆盖人群,切实将低收入人群纳入法律援助范围,有效落实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刑事案件辩护全覆盖制度,到2025年,全国每十万人口每年获得法律援助服务达到110件。县级以上全部设立法律援助机构,提高服务能力,有效履行工作职能。提升服务质量,制定完善法律援助工作标准体系,实现普遍由有经验律师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的目标,质量监管制度措施健全完善。

此外,司法部“十四五”时期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主要指标中,还要求法律援助经费100%纳入本级政府预算,通知辩护法律援助案件指派率也要达到100%。

多省出台“十四五”公共法律服务规划,提出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此前介绍,截至2018年2月,全国近20个省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纳入“十三五”规划。去年以来,广西、四川、云南等多个省份也陆续发布省级“十四五”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其中均提到了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的相关目标。

2021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广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推动制定完善广西法律援助相关地方性法规及配套措施。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体、残疾人、农民工、老年人、妇女、青少年等特殊群体和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适当放宽经济困难标准,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实现法律援助应援尽援。

此外,切实保障法律援助经费,建立健全法律援助经费保障制度以及法律援助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引导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性法律服务。

广西壮族自治区规划,成立广西法律援助基金会,组织开展“1+1”广西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建立广西法律援助律师人才库和重大法律援助案件律师专家库,全区所有设区市、县(市、区)成立法律援助中心。

2021年12月,四川省发布的《四川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提出,创新公共法律服务产品供给,加强法律援助工作。

四川省规划,制定全省基本公共服务(法律援助)实施标准,促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普惠、便捷。加强全省法律援助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推进市县法律援助全覆盖,选树民族地区法律援助对口帮扶典型案例。健全完善法律援助对口帮扶和异地协助机制,打造驻省外法律援助工作站。

四川省的“法律援助提升计划”指出,2025年全省规范化、标准化法律援助机构建成率90%以上。在广东省、浙江省、重庆市等川籍农民工集中地区打造10家以上驻省外标准化法律援助工作(指导)站。在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等地打造15个民族地区法律援助对口帮扶样板。

2021年10月,湖北省发布的《湖北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夯实法律援助基础。其中提到,建立健全法律援助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推动《湖北省法律援助经费管理办法》有效实施。拓宽法律援助经费来源渠道。

新京报记者 胡闲鹤

编辑 陈静 校对 陈荻雁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tianpinghao.com)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4日 02:16
下一篇 2022年5月4日 02:20

相关推荐

  • 2021年江苏律师大数据出炉,新增律师三分之二为女性

    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遥)4月13日,江苏省司法厅发布2021年度江苏律师工作大数据。截至2021年底,江苏共有律师39185人,同比增长了9.97%。其中,专职律师30655人,占…

    2022年7月15日
  • 重庆市合川区法律援助中心对魏某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提供法律援助案

    【案情简介】魏某于2017年5月6日开始在重庆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从事加工工作,月平均工资4894.61元,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公司为其购买了各项社会保险。2019年12月27日,魏某在公司加工产品时,左手被设备压伤。当天被送至重庆某医院住…

    2022年5月4日
  • 2021年广东共办理法律援助案236716件

    2022年是《法律援助法》实施首年。法律援助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是“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重要制度保证。一年来,广东省各级法律援助机构优化法律援助便民举措,提升法律援助质量,为保障经济困难群众合法权益和推动经…

    2022年5月24日
  • 合同纠纷、拖欠农民工工资……青岛12348热线去年共受理调解申请6131件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月25日讯观海新闻记者今天从青岛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获悉,2021年我市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全年共受理公众法律咨询150997人次,同比增长25.7%,满意度率平均达到了99.6%;全年共受理调解申请6131件…

    2022年5月10日
  • 浙江宁波奉化区:“360”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模式助推社会“智治”

    “360”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模式助推社会“智治”浙江宁波市奉化区构建以三道防线、六项举措和三方调裁诉闭环机制为主要内容的“360”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模式,推动近九成矛盾纠纷在基层结案“我们针对劳动关系复杂化、争议主体多元化、法律诉求多样化…

    2022年5月13日
  • 【2021法学理论研究盘点】刑事诉讼法学篇

    2021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积极跟进前沿问题——关注诉讼制度改革实施健全刑事程序法治体系■面对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检察机关要深入贯彻《意见》精神、部署和要求,有力推进“十四五”时期检察工作,深化司法体制…

    2022年5月30日
  • 44万元执行款 寒冬里的一股暖流

    “现在拿到钱了,心情非常好,非常激动,感谢无锡市惠山区法律援助中心,感谢法律援助律师,感谢所有的工作人员,我们终于可以有个好心情过年了!”2021年12月29日上午,老赵等41名工人赶到惠山法院,现场领取445556.08元工资现金。老赵…

    2022年5月12日
  • 广东省司法厅:在全省范围开展法律援助申请“市域通办”工作

    南都讯记者何生廷通讯员粤司宣2022年1月,广东省政府对外公布2022年广东省十件民生实事,“为困难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入选其中,并提出要开展法律援助申请“市域通办”。为落实好2022年省十件民生实事项目,进一步完善广东省…

    2022年5月4日
  • “打工人”遇上工伤纠纷,如何维权?

    资料图片发传单途中受伤,但公司不认可当事人是在上班途中受伤……近日,记者从雨城区法律援助中心获悉一起经过仲裁、中止仲裁、行政诉讼一审、二审、恢复仲裁,最终达成调解的工伤纠纷案。历时一年多,经过多方努力,在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下,该工伤纠纷…

    2022年5月10日
  • 不用出社区不用跑法院,持续了3年的纠纷竟这样解决了

    诉前调解融入“全科大网格”广西梧州市长洲区法院织密诉源治理网络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长洲区人民法院主动把诉源治理纳入地方党委、政府诉源治理大格局,积极将诉前调解融入辖区“全科大网格”治理体系,织密诉源治理网络,创新“特邀…

    2022年5月12日

联系邮箱:admin#tianpinghao.com

请注明来意

本站出售,有意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