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本市律师行业充分发挥行业特色和专业优势,不断激励青年律师行律师之职、守公益之心,积极承办我市青少年维权和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深入学校、社区、村居大力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
倾听童心 关爱心灵
市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注重倾听疏解青少年心理问题,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在线值班律师库”,向社会发布律师联系方式,通过电话与微信等线上方式,倾听青少年的心声,免费为青少年提供法律咨询,特别是对于遭受校园欺凌、家庭暴力、强奸猥亵和陷入抚养纠纷、监护纠纷等生活困难的青少年及时进行法律帮助及心理疏导,主动联系检察官、公安民警和受援人所在社区居委会开展紧急救助,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青年律师们积极承办未成年人涉嫌犯罪的法律援助案件,在办案过程中注重心理疏导、保护未成年人隐私,坚持“教育、感化和挽救”的方针,努力实现“三个效果”统一。天津华盛理律师事务所律师承办的案件两次获评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十大优秀案例”。
法润校园 防患未然
南开区着力推行律师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工作,天津逻英律师事务所青年律师李丞就是其中一位。
在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课中,李丞通过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案例、视频、动画等资料为同学们讲解了什么是法律,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必须做、哪些事情禁止做,遵守法律能够得到法律的保护、违反法律要受到法律的惩罚。通过讲解民法典中各个年龄阶段未成年人保护措施和应负的法律责任,帮助同学们做一名知法、懂法、用法的合格学生。
为预防校园欺凌,李丞还专门举办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宣讲会,通过一个个案例向同学们讲述相关法律知识,让大家知道了遇事莫要慌、法律来帮忙,遇事勇敢讲、安全有保障。他还在放假前专程来到学校,为同学们做安全教育培训,向同学们介绍假期生活中的主要风险点和防范要点。
与法同行 多管齐下
为了帮助青少年从“扣好第一粒扣子”开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市律师打破单一的“法治进校园”形式,通过一系列活动载体,积极开展青少年普法工作,让法治理念深入童心。
市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借助微信等线上平台,制作发布《开学第一课:预防校园欺凌》《疫情期间未成年人防控指南20条》《共抗疫情:致青少年朋友的一封信》《律师说法:未成年人性侵防范》《国际禁毒日:生命只有一次,少年更应珍惜》《民法典:筑起未成年人保护墙》等专题法治微课,编印了《保护未成年人免遭性侵相关法律依据汇编》和《保护未成年人预防性侵指南》,与市戒毒局联合制作《护航青春,不与毒行》公益系列宣传片,提升青少年“识毒、防毒”能力,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法治观念;未保委主任付佳律师做客天津经济广播《妈咪宝贝》节目,通过以案释法,和大家探讨了“新学期伊始,如何对校园欺凌说不”的话题,解读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并详细解答了家长朋友们提出的法律问题。锦天城、行通等律师事务所则邀请所在社区街道的中小学生们走进律所,亲身体验律师职业模式与模拟法庭的威严,让学生们对律师工作模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领略法治魅力。
投身公益 奉献爱心
本市律师坚持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在给予法治帮扶的基础上,为弱势困难群体提供物质援助,主动投身公益事业,倾心倾力扶弱济困,充分展现了律师队伍的大爱情怀和社会担当。
“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华盛理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们到市儿童福利院走访慰问,关爱孤残儿童;到宁河区岳龙镇于潮庄村开展“情系困难儿童,法润乡村百姓”志愿服务活动,向孩子们赠送了《青少年的民法典》《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图书和学习文具,向现场村民开展法治宣讲并提供义务法律咨询服务,解答了村民提出的儿童监护、婚姻家庭等法律问题。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开展“爱心汇聚力量 真情共筑希望”特色主题实践活动,为河东区特殊教育中心的同学们捐赠桌椅及各类教学玩具等,并向同学们开展了普法教育,用实际行动关爱弱势儿童,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大爱,用爱心和责任滋润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通信员 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