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之后,关于婚姻法离婚程序中,又定了一条“离婚冷静期”。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任何一个不愿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申请。法院将不作裁决。
也就是说,不是你想离婚就能马上离婚了,一个月内对方反悔,你想离也离不了。
疫情过后,排队离婚的比结婚的还要多,目前中国的离婚率每年持续上涨。上次涔汐已经写了一篇《疫情过后,排队离婚:中国的婚姻到底怎么啦?》。
这个“离婚冷静期”主要是针对年轻人冲动离婚,而设置的一个冷静期。我看到一个粉丝留言非常具有共鸣性:
相比于离婚30天的冷静期,结婚才需要冷静期呢。
比冲动离婚更可怕的是冲动结婚。
目前来说结婚的大潮应该是90后,95后的年轻人们,其实很多人离婚后才看清了婚姻的本质。
今天涔汐的这篇文章不是探讨离婚,而探讨的是走进婚姻前,你必须了解婚姻的真相。
1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婚姻的第一堂课是学会包容。
恋爱的时候,情人眼里出西施,都把对方当成世界上最完美的人。
男方在女方眼里,哪怕长成武大郎的样子,也会觉得他是一个伟岸的姚明。
女方在男方眼里,哪怕再作,也觉得是娇滴滴的小可爱。两人就是拆不散的鸳鸯。
我们大学的时候,一对情侣同学,当时两人如胶似漆,男才女貌,大家称他们为现代版的“段誉王语嫣”。
两人毕业后就结婚,婚后3年离婚。
离婚后双方都提到一个问题:
我发现以前他(她)很完美,根本没有缺点,现在怎么变成这个样子?她不是我以前想象中那样完美的样子。
我们看到老一辈人的婚姻,除了当时时代主流的价值观是:离婚丢人。
其实,他们经营婚姻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智慧:没有完美,只有学会包容。
我的一个姨妈口味清淡,姨夫口味特别重,为了照顾姨夫的口味,姨妈每次吃饭会在桌上放着一碗热水,口味重的时候,就将菜放在水里涮涮。
姨妈脾气特别大,每天姨妈为了一点儿鸡毛蒜皮的事情大发脾气的时候,姨夫总是在旁边哄着她,逗她开心。
两个人就这样婚后生活了45年,感情如故。
后来他们自己总结说,踏入婚姻的大门,第一堂课学会的是:
包容。包容对方的缺点,包容对方的脾气,否则很难走下去。
而现在的婚姻,往往婚前觉得对方是天底下最完美的人,婚后却发现对方的缺点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如果不学会包容,这种心理落差,迟早会离婚。
2
不要单靠感情的支撑走进婚姻,还要理性权衡利弊。
前几天,我看到一个视频,视频中的女子倾诉她不幸的婚姻。
她本人是山东人,嫁到了甘肃一个非常贫困的县城的贫困镇上,她哭诉道在那里生活非常不幸福,因为远嫁没有朋友,语言不通,根本无法融入当地的生活。
因为当地太穷,出去工作工资又太低,孩子在甘肃当地的教育也不优质,每天生活在痛苦中,太穷了,不知道怎么办,想回娘家可是又回不去。
说完,眼泪情不自禁的流了出来。每一个远嫁的女子,都可以体会到这种心酸。
这个女子当时因为感情,义无反顾从山东远嫁到甘肃的贫困县的贫困镇上,现在追悔莫及想离婚。
既然当初结婚,两个人肯定是有一定的感情基础。
但是涔汐想表达的是,婚姻不是靠当初恋爱感情维持的,婚后的岁月会把当初的感情给磨没了。
走进婚姻前,得理智理性思考到两个人婚后生活,比如经济条件,原生家庭背景,孩子教育,两人性格等合不合适?
3
婚姻必须要门当户对。
其实古时候讲究的门当户对,之前还有人鄙视。
但是结婚之后才知道“门当户对”到底多重要了。
“门当户对”指的是两个人有着共同的三观、共同的学识、共同的思想高度、共同的为人方式,比如夫妻两人一个是小学毕业,一个是博士生,这样的夫妻也很难幸福,因为两个人的思想高度不同。
比如,夫妻两人,一个人是享乐主义,丁克思想;一个是传统思想追求子孙兴旺,这两个人就是人生观不同。
不是门当户对的婚姻,就像两个带着锯齿的齿轮,如果方向不一致,最后都身心疲惫。
而门当户对的婚姻,可以减少两个人的摩擦和矛盾,两个人不需要特意改变自己,也不需要大幅度去改变对方,这样的婚姻双方都舒服。
恋爱和婚姻是两码事儿,恋爱是两个人感情的事情,婚姻是两个人的未来命运的捆绑,双方背后的家庭的组建,未来孩子的教育,双方牵扯的经济利益问题等等。
这里面涉及了太多的东西,不是靠着当初卿卿我我的感情能长久维持的下去。
婚姻犹如暴风雨的避风港,同时,常常也是港中的暴风雨。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比冲动离婚更可怕的是,盲目的结婚。
作者简介:我是涔汐,数篇文章全网千万阅读量,个人新书《你的努力,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个人公号“涔汐”(id:zhangcenxi99)。欢迎关注:头条@我是涔汐,500万字的原创深度文章,快速让你增值。
近期热文:
年薪100万,“高薪”的华为,为什么你不去?
我要辞职去“摆摊”,5个真相告诉你:摆摊没有那么容易
拥有600个数学家,800个物理学家,120个化学家,难怪华为这么牛
《天道》揭开:底层穷人的逆袭,需要扒掉这5层皮
深度剖析《天道》,为什么丁元英说:我不如芮小丹?
《天道》中的5种生存层次,看看你在哪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