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澎湃新闻
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已初步建成。4月2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中央政法委、“两高两部”相关负责人受邀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法改革举措与成效。
近年来,司法体制改革在做好公共法律服务方面有哪些创新?司法部副部长刘炤对此表示,公共法律服务涉及到大众,近年来司法体制改革在做好公共法律服务方面也推出了许多创新举措,例如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的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的建设,现在已经初步建成了覆盖城乡的法律服务网络。公共法律服务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在法律援助方面,依照法律援助法,完善了法律援助的服务规范和案件质量评估标准,推进刑事案件审判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和值班律师法律帮助工作。现在法律援助制度不断健全,覆盖面也不断扩大,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第二,在公证方面,大力推进公证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推进合作制公证机构试点,进一步完善公证机构收入分配管理机制。积极推动落实公证行业“放管服”改革,全面实行公证事项证明材料清单制。实现部分经常办理的公证事项“跨省通办”,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在一些新兴领域公证业务数量也快速增长。
第三,在司法鉴定方面,主要是健全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强化执业监管,不断提高司法鉴定的质量和公信力。完善司法鉴定登记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司法鉴定的执业分类,建立实施鉴定机构专家评审和鉴定人能力考核制度。完善公民非正常死亡法医鉴定管理制度,对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实行统一登记管理。
第四,在仲裁方面,积极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推进仲裁机构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在线争端解决机制建设,加强涉外仲裁人才培养。
刘炤表示,要继续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发展,重点是均衡配置城乡法律服务资源,尤其要加强欠发达地区公共法律服务建设,保障特殊群体合法权益,促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多元化、专业化,让高质量的法律服务更加人人可享、人人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