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统”的优势 凝聚“合”的力量山西省司法厅出台公共法律服务“十大举措”全力服务转型发展
近日,山西省司法厅召开公共法律服务全力服务转型出雏型提质增效专项活动动员部署会。会议总结回顾了2020年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成绩,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解读了“十大举措”出台的背景、思路和预期目的,对2021年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作出安排部署。
据悉,“十大举措”为夯实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推进五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规范化建设,高标准建设省综改示范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按照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原则,在全省其他综改区、开发区推广。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对内统筹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调解、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等法律服务资源,对外发挥公共法律服务厅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围绕山西省确定的转型综改重点,聚焦服务保障“六新”项目企业、“转型综改”“服务业改革开放”,实施法律服务专项行动,形成高效促进转型出雏形法律服务体系。拓展公共法律服务领域,探索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与警务服务、诉讼服务、检察服务有机联动,积极引导公证行业参与司法辅助、检务辅助、行政辅助事务,加强刑事法律援助工作,打造服务基层依法治理公共法律服务特色品牌,助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三台融合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数字法治、智慧司法”,建成公共法律服务融合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山西法律服务网和法律援助管理系统,建成山西省独立公证信息系统并实现与融合管理系统对接。统筹民生实事系统、“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助力实体、热线、网络三台融合,构建线上线下整体联动运行机制,形成“分别受理、统一调度、集中反馈”公共法律服务闭环。深化公证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开展公证机构体制改革调研,优化调整公证机构设置方案,探索建立公证机构体制改革督导机制,加快合作制公证机构规范设立工作步伐,进一步激发行业发展活力,深入推进公证便民化改革,加强失信公证申请人联合惩戒工作,建立完善公证与不动产、民政及人口信息数据的互查共享,持续提升公证服务能力水平。创新推动法律援助工作,加强法律援助制度建设,扩充法律援助力量,继续扩大法律援助事项范围,推动法律援助工作创新发展。开展“法援惠民生、关爱特殊群体”品牌活动,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法律援助服务窗口及站点,加强农民工、老年人、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及军人军属、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工作,为重点人群提供针对性服务。全面提升法律援助质量,推动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建设,加强法律援助业务培训,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行政评查和优秀案例评选工作。推动民生实事标准化建设,明确民生实事延伸后的服务范围、目标任务、考核标准,扎实做好法律咨询与法律援助案件办理之间的业务衔接,制定出台民生实事标准化手册,开展定期督导评估,提升民生实事咨询办案质量,确保民生实事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会议强调,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山西正值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以专项活动为契机,对全年的工作任务要全面推行项目化管理,形成工作项目化、目标责任化、责任考评化的闭环管理机制。要积极担当履职,发挥公共法律服务“统”的优势,凝聚“合”的力量,彰显“谋”的智慧,强化对法律服务资源的统筹引领,自我加压,团结协作,真抓实干,以新举措实现新作为,新气象推动新跨越。